黄山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2022年民生工程审计监督的意见
各区县审计局、市局各科室(局)、局属二级机构: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安徽省2022年度20项民生实事工作安排以及《安徽省“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皖审委办发〔2021〕11号),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2022年民生工程审计监督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民生工程审计政治站位
全市审计机关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加强民生工程审计的重大政治意义,切实提升民生工程审计工作的政治站位,自觉增强做好民生工程审计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
(一)加强民生工程审计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推动民生工作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加强民生工程审计是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举措。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长效机制,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老百姓的灿烂笑容成为城市最美风景线。全市审计机关应当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发挥审计监督在民生工程实施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将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推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加强民生工程审计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民生领域重点事项、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等审计,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项目和资金的“最后一公里”,揭示民生政策落实、任务完成、资金使用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推动相关部门做好民生工程工作,促进健全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突出民生工程审计工作重点
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与民生工作牵头部门及成员单位的工作对接,结合省政府2022年度20项民生实事在黄山市的任务安排情况,分层次、有重点地持续加强民生工程审计监督力度,对除了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区域医疗水平提升行动之外的18项民生实事,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一)加强对民生工程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聚焦就业优先、社会保障、职业教育、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密切关注相关领域惠民利民政策措施落实、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任务完成和项目实施绩效等情况。
(二)加强民生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下的新形势新问题,结合民生工程资金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加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社保基金、医保基金、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等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重点关注民生工程资金分配是否科学规范、管理是否严谨细致、使用是否真实有效、监督是否尽责到位、政策目标是否实现,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和绩效性。
(三)加强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审计。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专项资金投入的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力度。推动项目廉洁、优质、高效实施,促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四)压实监管部门主体责任。按照职责明晰、权责匹配、全程监督、失责追究的原则,加强对主管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的20项民生实事工作任务推进和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加强对财政部门和项目单位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力度,推动各部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
(五)在各类审计项目中密切关注民生问题。拓展民生工程审计的广度与深度,加强民生工程审计与政策跟踪审计、财政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联系与衔接,将民生工程审计结果作为评价地方、部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内容,力争“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六)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加强与市、县(区)纪检监察部门及司法机关的协作,重点查处民生领域重大政策措施执行不力、贪污腐败、庸政、懒政、怠政等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以及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形成监督工作合力。
三、加强民生工程审计统筹协调
全市审计机关要强化系统观念、全局观念,持续加大民生工程审计力量投入,扎实有效做好我市民生工程审计的组织实施,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保障民生工程审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民生工程审计组织领导机构,市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县(区)审计机关民生工程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配合好全省联动的审计项目,严把审计质量关。结合年度项目计划,确定民生工程审计的具体措施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审计系统民生工程审计的沟通协调工作。结合民生工程审计要求,以审计“两统筹”为抓手,加强民生工程审计上下联动。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报告。
(二)加强队伍建设。采取多种举措,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一方面要引导审计干部加强对民生工程领域政策法规的学习研究,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政治能力、专业能力和宏观政策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提升计算机审计技术上下功夫,研究探索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大数据审计应用能力,利用大数据审计当好民生资金的守门人。
(三)加强审计结果运用。严肃查处各类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加强审计整改跟踪检查,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工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监督力度,加强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工作,及时掌握民生工程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督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加大审计公开力度,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告民生工程审计结果及其审计整改情况,促进和保障民生工程政策有效落实。推进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促进和保障民生工程政策有效落实。
(四)提升民生工程审计质量。坚持问题导向,以推动解决问题为民生工程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民生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群众反映强烈的普遍性问题,县(区)审计机关及市局各科(局)应当加强研究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思路,厘清民生政策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应认真分析产生民生审计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及管理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审计项目完成后,及时开展后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得失,推动提升民生工程审计的能力和质效。
黄山市审计局
2022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