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审计局关于印发全市审计机关职称和职业资格“五师”培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各县(区)审计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局属二级机构:
《全市审计机关职称和职业资格“五师”培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经局党组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黄山市审计局
2023年10月17日
全市审计机关职称和职业资格“五师”
培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全省审计机关职称和职业资格“五师”培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从2023年起,利用5年时间,在全市审计机关开展职称和职业资格“五师”培养提升行动,引导和鼓励全市审计干部参加以审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造价师、建造师、律师为主体的审计相关职称和职业资格考试,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专业过硬的审计干部队伍,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中央审计委员会部署要求和省委审计委员会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审计事业发展和审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遵循审计专业人员成长规律,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制度和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市审计干部职称和职业资格结构整体优化,打造专业化的经济监督“特种部队”,为全市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市统筹。要强化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加强工作统筹,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上下同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突出重点。要强化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履行审计职责必备的专业技能,精准聚焦、重点发力、锻长补短,以“五师”为主体推动全市审计干部职称和职业资格数量占比整体提升,力争到2027年完成省厅下达目标任务。
——坚持学用结合。要坚持把“以考促学、以学促用”作为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推动审计干部树牢“终身学习”理念,在全市审计机关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专研业务、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坚持引导激励。要坚持正确引导和正向激励,聚焦任务目标,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着力强化宣传、树明导向、优化服务、搭建平台,不断激发干部内生动力。
三、目标任务
(一)“审计师”职称提升行动。到2027年,全市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师、高级审计师考试人员达到56人,占比达43%左右;其中通过高级审计师考试人员争取达到11人以上,公务员通过高级审计师考试合格可以作为审计专业能力水平的证明。新进审计机关人员原则上3年内应通过初级审计师考试,市局45岁以下干部原则上都应通过审计师考试。各县(区)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师资格考试人员数量依据审计干部规模分别确定。
(二)“会计师”职称和职业资格提升行动。到2027年,全市审计机关通过会计师职称考试争取达到22人,其中会计师19人,高级会计师3人,拥有会计师以上职称人数占比达17%。全市审计机关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人员争取达到5人,占比达4%左右。各县(区)审计机关通过会计类职称及职业资格人员数量依据审计干部规模分别确定。
(三)“造价师”职业资格提升行动。到2027年,全市审计机关通过一级工程造价师、二级工程造价师考试人员争取达到20人,占比达15%以上;其中通过一级工程造价师考试人员争取达到5人以上。从事投资审计工作的审计业务人员原则上都应通过二级工程造价师考试。各县(区)审计机关通过工程造价师资格考试人员数量依据审计干部规模分别确定。
(四)“建造师”职业资格提升行动。到2027年,全市审计机关通过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考试人员争取达到12人,占比达9%以上;其中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人员争取达到4人以上。各县(区)审计机关通过建造师资格考试人员数量依据审计干部规模分别确定。
(五)“律师”职业资格提升行动。到2027年,全市审计机关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人员争取达到2人,占比达1.5%左右。各县(区)审计机关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人员数量自行确定,其中市局必须配备1名以上公职律师。
四、保障措施
(一)严把进人关口专业要求。按照“宽口径、多元化”原则,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注重通过选调生录用、专门遴选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录用具有多元专业背景的干部。探索设置相应招录门槛,将学历和职称情况作为报名条件,提前挖掘和发现高素质有潜力的干部。在招录遴选过程中适当增加加试环节,着重考察应用专业知识从事审计实践的能力,确保人岗相适。
(二)强化教育培训服务保障。坚持将专业技能培训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省厅组织的审计师、会计师、二级建造师、二级造价师等职称和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和专项辅导,完善线上培训、网络课程、电子课件等学习方式,提供巩固基础、专项提高、考前冲刺等多元课程服务。
(三)加强考核评选统筹兼顾。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绩效评价考核的制度机制,将干部取得相关职称和职业资格情况纳入考核评价指标,坚持“德”“绩”“技”评价考核并举,及时更新干部技能证书和业绩情况,并作为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每年具备“五师”资格人员增加数量作为对各县(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
(四)树立选拔任用鲜明导向。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正确导向,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惯性思维,对干部工作业绩、专业技术水平、职称职业资格情况进行综合研判,注重选拔热爱学习、专业过硬、敢于担当、实绩较好的干部,既要敢为、又要善为,形成用能力看人、以能力用人、靠能力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注重宣传引导选树典型。加强对“五师”培养提升行动的工作宣传,将“五师”培养提升行动作为讲好审计故事、传播审计声音的重要内容,积极挖掘、及时推广在打造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专业过硬的审计干部队伍上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信息宣传的重要素材,引导和推动干部积极参与、获得提升。加大对学习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和发现学习成绩突出、工作实绩明显的干部。结合劳动技能竞赛开展相关专业技能比武,在全市范围内对获奖人员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适当奖励,增强干部荣誉感和获得感,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五、相关要求
(一)提高工作站位。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提高职称和职业资格人员占比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和落实审计全覆盖要求的重要途径,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按照统一要求, 聚焦工作重点,有力有序推动“五师”培养提升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将“五师”培养提升行动纳入党组(党支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直接抓、直接管,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同时,市局加强对县(区)审计机关相关工作的调度、督促、考评,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三)细化保障举措。各单位要认真梳理和总结本地区(部门)审计干部队伍情况,紧扣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优化服务保障,健全激励机制,以更大的力度、更优的保障支持审计干部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各地落实情况及有关数据每半年上报市局办公室,汇总上报省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