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409-00161 信息分类: 部门文件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发文日期: 2024-09-24
发布机构: 黄山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 2024-09-24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黄山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公告

作者: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4-09-24 11:45 信息来源:黄山市审计局 阅读次数:

按照审计法有关规定,市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20248月29日,市审计局局长汪晓英同志受市政府委托,在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作了《关于黄山市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审议通过。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审计结果予以公告。

审计结果表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2023年市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克服库款保障水平低位运行等不利因素影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切实抓好财政“三保”工作,兜牢民生基本底线,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平衡。

一、市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财政资源统筹、财政管理、专项债务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4方面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资源统筹方面。一是收入管理待提升。一次性收入较多;部分非税收入管理不规范,污水处理费未及时按实际征收数缴入非税户;个别地块土地出让金未及时征收入库。二是预算编制未细化。2023年部分市级专项资金未细化。三是资金执行率较低。6项市级专项资金执行率低于50%,项目预算安排上年结转资金等仍有结余。

(二)财政管理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还不够。从分配时间看,2023年市级二次分配上级转移支付部分资金超分配时限;从结存规模看,2023年底财政代管资金户结存较大。二是预算执行安排结合不到位。1家单位2022年预算安排20万元未支出,2023年继续安排。三是财政涉企系统利用率不高。2023年市级涉企专项资金9项,录入系统仅有3项,存在重复补助风险。

(三)专项债务管理方面。资金管理不规范。三江口专项债资金用于支付其他已竣工项目款58万元,且涉及的3家单位未进行专户管理核算;黄山高普速铁路综合物流基地项目(一期)支付进度缓慢。

(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面。2023 年市级重大政府性投资项目44个,实施前未进行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评估。

二、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审计了5家市直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不严。一是提前列支部门经费。1个部门及部分下属单位,提前支付医疗保障专项经费等合计159.95万元。二是未按规定压减支出。2个部门、部分下属单位的“ 三公经费”未按规定压减等。三是无预算、超预算支出。4个部门及部分下属单位无预算安排支出190.05万元、3个部门及部分下属单位超预算支出693.84万元。四是行政运行成本未严格控制。1个部门食堂搭伙成本控制不严;1个部门频繁派遣公务车市内领送文件、开会

(二)个别政策执行不到位。一是涉企保证金管理方面。1家单位保证金账实不符,期初建账时往来款384.37万元未记入财务账导致银行存款比实际少记;2家单位的部分项目违规收取质量保证金6.05万元;1家单位的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未分类核算。二是医疗服务项目开展方面。1家单位个别项目未执行政府指导价,开展的检测服务多收费8.35万元;1家单位开展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未依规报批;至2023年底,1家单位尚未执行药品“零差价”政策,采购药品加15%销售。

三、重大政策落实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老有所养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招商引资管理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落实不规范,亩均税收不及预期。违规设置协议条款,投资协议中约定给予企业实际纳税额地方留存部分一定比例的奖励;亩均税收效益不佳,全市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中未达约定亩均税收的占比达50%以上。二是奖励资金兑现不规范。1家开发区管委会以预拨的方式提前发放固定资产投资奖励409.5万元。

(二)科技创新方面。一是个别政策未及时修订。市级财政实际补助比例与政策要求不一致,文件要求市级财政给予区县50%奖补,实际给予60%或40%补助。二是绩效评价管理不严格。个别项目绩效指标未进行细化和量化,影响评分结果;尚未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奖补政策挂钩机制,对评价分值较低的项目仍分配奖补资金。

(三)老有所养方面。一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足。截至2023年底,市本级及所属6个区县均未将“喘息服务”列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3个区县未提供照护技能培训。二是养老政策落实不到位。全市未编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具体工作方案;2个区县个别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用电未执行居民价格。三是高龄津贴发放不规范。抽查发现高龄津贴存在多发、少发情况。

四、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等项目,重点审计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面。国土资源利用不合理。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重复,涉及面积0.67 公顷,实地勘测3处现场为永久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存在违规建设,发现存在2处永久建筑物;部分土地长期闲置,截至202310月,供而未用土地2宗,应收未收土地闲置费169.88万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方面。一是资产存在损失风险。1家单位租用已被抵押的土地建设实训基地,资产存在损失风险。二是租金收缴不及时。2家单位未按期收缴租金170万元。三是资产管理不到位。1家单位2处办公用房闲置,涉及面积550.9平方米;5家单位账实不符,应计未计固定资产528.63 万元;1家单位房产未及时办理产权证;市档案馆项目为原黄山城投集团代建,长期未办理竣工验收,导致至今未入账。

五、审计建议

(一)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严格按照预算法有关规定,科学、细化编制预算,加强收入管理。加快转移支付分配,严格项目申报管理,用好涉企系统比对预警功能,提升资金使用绩效。落实落细养老政策,确保统筹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完善投资协议约束,加大项目质量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投资协议的签订,加强协议执行过程的监管。着眼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大局,规范招商引资管理。同时对项目建成进度、税收贡献和对区域经济发挥的作用进行重点考核,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三)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夯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促进闲置资产有效利用。加强政府债券资金管理,强化项目前期论证与研究,完善专项债项目穿透式监管。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严格土地管理,提高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四)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持续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压实部门整改主体责任,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突出成果运用导向,促进各类监督在深化审计成果运用上相向而行、同向发力,形成监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