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审计局:下好审计“三步棋”,促进教育资金规范

发布日期:2025-07-16 16:36信息来源:休宁县审计局 作者:汪小雨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为促进教育资金规范使用,守护校园食品安全底线,休宁县审计局开展县教育局2024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并延伸审计校园餐情况。

强化审前调查,下好审计先手棋。为确定审计重点,科学合理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收集梳理近三年中央省市县关于教育部门的政策规定30余条,把好审计方向。与教育部门相关股室面对面交流,摸清2024年度教育直达资金拨付使用情况,涉及金额2349万元;以“资金-流程-质量”为切入点,抽查全县5所中小学,重点核查餐费收支、食材采购及供餐质量,全流程梳理食堂运营情况,实地查看食材出入库登记台账、小学教师分餐及配餐制度落实情况;对县教育局5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梳理,涉及资金537.04万元,关注项目推进、资金拨付及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聚焦审中实施,下好审计关键棋。一是精准编制实施方案,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按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明确审计目标和重点审计事项等,增强实施方案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二是科技赋能提升效率。坚持“数据先行”理念,采集卫健、人社等部门相关数据,对4600余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数据、7303条课后服务费收取数据、7385条农村原民办教师教龄补助发放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与死亡人员信息、参保性质比对,梳理出资金发放过程中的疑点。三是强化研判准确定性。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通过检查、观察、询问、重新计算等方式,扎实做好取证工作,对问题定性把握不准的,通过组内探讨、组外交流等方式,确保问题定性准确,查深查透。

跟踪审后成果,下好审计重点棋。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项目的“重点环节”,是维护审计监督权威的重要保障。精心打磨审计报告。牢固树立“心中有报告”理念,精炼问题描述,提升审计报告深度和高度。精准提出审计建议。对被审计单位执行政策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要求其立即纠正;对政策制度上存在的不足,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规范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精细定位整改期限。在审计实施阶段对发现问题整改提前做出研究预判,区分3种不同的整改类型,实事求是提出可执行能落实的整改要求,从源头上保证问题有序有效整改。对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推动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期间即知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