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审计局:立足“学建管评”,提升审计项目档案质量
审计项目档案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体现,是衡量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依据。近两年,休宁县审计局高度重视审计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立足“学建管评”四环节,提升审计项目档案质量。2023-2024年度,连续荣获全市审计业务质量先进集体。
一、以“学”为先,增强思想认识。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审计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和省审计厅、省档案局《安徽省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等法规,增强审计干部档案管理能力,同时深刻认识到审计档案不仅是审计工作的记录,更是审计质量的直接反映,关乎审计监督职能有效发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以“建”立制,夯实管理基础。2025年,根据《安徽省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结合近年档案检查发现的问题以及本局实际情况,编制《休宁县审计局审计项目档案材料归档目录》,分四个大类共57个明细子目录。该目录从档案归档项目、对应归集资料和注意事项三方面明确了审计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提升审计项目档案规范性和完整性。健全完善审计项目档案保管、调阅、利用等制度,专人负责保管、借阅登记和利用成果收集,规范档案使用管理,防止档案丢失或泄密。今年以来,纪委等部门调阅审计项目档案150余卷,有效促进审计档案利用。
三、以“管”强控,推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谁审计谁立卷,边审计边整理,审计终结,案卷成册”的原则,明确审计组组长是审计档案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全面把控档案质量;主审负责汇总归集入档;参审人员负责各自承担工作范围内资料收集和初步整理。在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及时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各类证据材料、审计记录、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等资料,第一时间保证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出具报告前,对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审计定性是否准确、法规引用是否恰当、处理处罚是否合规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推动报告内容与档案资料一致。在项目结束后,对照档案管理制度,按照排列有序、目录清晰、装订整齐要求,对审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号装订。
四、以“评”促改,提升档案质量。集中学习省审计厅和市审计局对审计档案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对照问题,举一反三,形成共性问题清单,强化整改到位。定期组织开展审计档案质量评查活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评查小组,对已完成的审计档案进行交叉检查。评查过程中,对照档案管理制度和优秀审计项目档案标准,详细记录发现的资料缺失、格式不规范、定性不准、内容错误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反馈给相关审计组进行整改。并通过PPT的形式进行点评,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不断提升档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