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发挥“绿色审计”监督职能
今年,黟县将“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与制定年度审计任务、推动日常工作等有机衔接,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碧阳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专项审计调查三大项目,全面履行“绿色审计”监督职能,形成科学规范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合力。
一是三审融合协同推进,提升生态经济双效。创新采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专项审计调查”的三审融合模式,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同时进点、同时实施,同时算好“生态账”和“经济账”,做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二是精准开展审计调查,筑牢审计质量基础。围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目标与要求,扎实开展碧阳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审前调查工作。一是系统研究资料,全面收集林长制、河长制等自然资源资产台账;二是深入现场座谈,深入与城乡建设和生态环保办、经济发展办等相关股室进行座谈交流;三是强化分析讨论,审计组多次组织集体研讨、系统分析已获取的资料和信息,有的放矢开展审前调查,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三是融合指标任务分解,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结合碧阳镇领导干部岗位职责、乡镇自然资源禀赋特点,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等情况,一是将审计实施方案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内涵相融合,因地制宜将评价指标内涵体现到具体的实施方案内容之中;二是将审计任务分工与指标任务分解相融合,对审计任务、评价指标进行科学分类,根据审计人员力量进行统筹安排;三是将定量评分和定性评价相融合,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客观公正为审计对象亮明分数。
四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事项为导向,以“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为目标,聚焦碧阳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法规政策执行、重大事项决策、资源管理保护开发利用、资源节约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核心领域,重点审查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制度、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现场“挂图”作战,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深化改革。
五是四维体系数据赋能,客观评价支撑决策。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依据土地、森林、水等资源类别细致划分审计内容,构建“政策-项目-资金-监管”四维审计重点体系。通过关联分析耕地、造林等业务数据与项目资金等财务数据,深度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资源环保问题,为精准评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提供有力支撑。